work

RBH Sound SFTR 半主动模块化音箱系统深度评测?

去年我评测了RBH Sound全主动式SVTR音箱系统。其性能与尺寸堪称巨兽级,售价约40,000美元/对(视配置而定)。撰写该评测时,我获悉一款被称作SVTR"精神继承者"的全新小型化产品——本文评测的RBH SFTR系统(16,500美元/对,若选配精简版RBH DA-2602DSP功放可再降2,000美元)。SFTR体积更小、价格更低,且似乎传承了SVTR部分核心技术,但我更关注其实质听感表现。

RBH工程副总裁兼技术总监Shane Rich亲自送货上门并协助安装。SFTR提供多种配置,我选择了RBH预测最受欢迎的参考系列内置低音功放版(参考系列另有外置机架功放版)。若追求极致,可升级至Unrivaled系列:箱体结构强化、金宝线材布线及更多优化。Unrivaled版分被动式与全主动式,全主动版外置功放与信号处理器,类似我曾评测的SVTR系统。


单只RBH SFTR不含网罩产品图片。

??

SFTR扬声器的核心技术亮点??

● 若RBH宣称属实,SFTR将以更小体积、更低价格实现SVTR绝大部分性能。有何不喜?关键在于SFTR能否兑现承诺?请继续阅读。

● SFTR虽小于"兄长",仍属大型音箱:高57英寸(144.8cm)×宽13.25英寸(含支架)/9.5英寸(不含)(33.7/24.1cm)×深17英寸(43.2cm),单只重137磅(62kg)。每侧由两个箱体组成,便于运输定位(尤其需爬楼梯时)。窄前障板配有磁吸黑色网罩,覆盖顶部模块并延伸半圆形底部遮住接缝,正面观感浑然一体。底部模块两侧设大型透声布覆盖侧置低音单元。

● 顶部模块为RBH 821-SF/R:采用D'appolito布局,中央一枚高音单元,两侧各一只8英寸铝盆中低音单元。高音单元与SVTR旗舰同款——RBH联合开发的金驰气动高音(AMT),8英寸中低音则针对此应用特别优化。

● 底部模块为RBH 1212-MS/R:搭载两只强力12英寸铝盆单元(侧向发声)。背板集成RBH平板功放,提供2400瓦功率及DSP系统(需由授权经销商调试)。

● RBH标称频响:20Hz-35kHz(±3dB),灵敏度92dB(2.83V/1m)。821模块标称阻抗6Ω,低音模块4Ω。RBH建议为821中高音模块配备100-350瓦/声道功放。

● SFTR箱体采用美国产高密度纤维板,提供缎面白/黑漆面。工艺精湛但近期才开放定制配色。若需订购罗莎红(法拉利赛道红)或布加迪蓝,请咨询经销商报价——RBH可实现任何梦想配色。

● 底座配备全新可调支架系统,提升稳定性与调平效率(有效规避儿童/宠物碰撞风险)。

 


为何应关注RBH SFTR气动音箱???

SFTR系统以更小体积、更低成本实现旗舰绝大部分性能。部分配置虽牺牲DSP功能,但关键的低频段(受房间影响显著)仍保留处理能力。若房间声学复杂或渴望尝试,可选全主动版实现全频段处理。至于尺寸缩减的影响——除非您身处超大空间且需极致低频输出,否则实际使用几乎无损性能。SFTR的紧凑设计反而具备独特优势(详见下文)。


(配图说明:Brian Kahn家中的RBH SFTR,背景可见对比参照的RBH SVTR)


潜在考量因素??

美学争议:笔者欣赏其简洁现代线条,但妻子认为白色箱体搭配前/侧黑色网罩欠美观(全黑款或更低调)。

调校门槛:评测样机属早期批次无说明书(官网暂未发布),据Shane演示,内置低音功放的处理器恐非普通用户可轻松调整。技术型发烧友虽可深度调校DSP,但若期望通过手机APP自动校准或切换预设,此版本暂不支持。

垂直扩散限制:单元布局导致垂直扩散角较窄,需根据房间布局倾斜箱体以匹配最佳听音

 

RBH SFTR主观听感实录??

听音测试在连通其他空间的大客厅进行。音源为艾索洛DMP-A6大师版(RBH提供),中高音模块由RBH双声道功放驱动(Pascal D类放大,4Ω负载500瓦/8Ω负载250瓦)。

与SVTR的直接对比??成为首要任务。为此我选用SVTR评测同曲目——弗蕾雅·瑞丁《Lost Without You》,甚至复用相同音源文件确保条件一致。两系统声底相似但非完全相同:SFTR高频段略前倾。原以为SFTR在较大空间且密闭箱体设计下低频会逊于SVTR,实则不然——SFTR低频下潜与细节俱佳。与SVTR相同,SFTR成功"隐身"于声场中而非突兀发声源。该曲及其他测试中,SFTR在声像分离度与定位精确性上甚至更优,且对横向听音位变化包容度更高。

吉他艺术呈现??:因儿子学吉他,我们常聆听优秀吉他作品。新晋发烧名盘——马辛版《Kashmir》引发我们共同关注。这位青年吉他大师在混凝土停车场以独特打击指弹技法营造混响效果。通过SFTR重放此曲令人振奋,常促使我反复聆听。细节、平衡感、重量感与动态的融合令人惊叹。

(注:此处提及Marcin改编齐柏林飞艇经典曲目的新晋发烧名盘)

累计数十小时多种音乐类型的聆听证实:SFTR能精准还原录音中的声场规模与单体声源定位。但在大编制交响乐中,同房间的SVTR呈现更庞大音场(虽优势微弱)。人声演绎自然,细节毫无遮蔽。SFTR揭示力极强(尤高频段),对优秀录音是福音,但会暴露瑕疵录音缺陷。

仅在大音量重放《Ghost Rider - Make Us Stronger》等低频密集型曲目时,SVTR更大的箱体与倒相设计才显现可闻输出优势。SFTR减少的中低音单元数量从未限制其输出或性能。

 


(配图:SFTR无网罩状态)

 

保值能力分析??

结论明确:具备甚至可能优于SVTR——更多房间能容纳其较小体积。音箱与功放技术迭代慢于其他影音设备。如既往文章所述,系统中最需关注的是数字控制器:SVTR采用独立控制器,评测版SFTR则集成于功放内。只要设备正常运行,功能已足够丰富。若未来出现突破性技术,用户可将内部处理器设为直通模式,外接新式处理器。

核心竞品对比??

Legacy Audio AERIS ($21,975):同样采用AMT高音+双12英寸低音,可选配Wavelet处理器实现全频段调控(非仅低频)。虽未亲测,但笔者对其他Legacy音箱体验良好。

ATC:虽提供多款知名有源音箱,但未配备RBH SVTR级信号处理技术,需用户自配处理器(如Trinnov Amethyst)。

KEF LS60($4,999):无线落地箱内置流媒体功能,但功率与频宽不及RBH。


 

(配图:Brian Kahn听音室移除茶几后的SFTR)

 

最终结论??

初闻SFTR作为SVTR缩小版(实际仍不小)且"输出降低"时,我担忧其能否震撼空间。事实证明此虑多余。从全主动转为半主动设计虽损失部分调声自由度,但值得庆幸:最严重的房间声学问题集中于低频段(此部分仍保留主动处理),且被动模块声学平衡出色(只要位于垂直听音窗内)。若偏离,可调支架可轻松修正。

SFTR的揭示力与细节呈现甚至超越SVTR。音符刻画精准可控,弦乐器纹理细节增添真实感。尽管缺少SVTR全主动版的无限可调性,我仍愿长时间通过SFTR探索新音乐——它始终提供动态而迷人的体验。这对现代发烧友堪称梦幻之选,足以传世数十年并持续奉献极致乐韵


返回列表